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航方
收藏(五)学作品阅读(18分)
扁担那头的父亲
卞毓方
①人说“有其父,必有其子”。可小时候,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。除了身高不及,脸型也
不像,父亲的脸明显偏长,我的脸则近似于圆;五官也不像,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,外柔而内
刚,我的线条却是刚的,更准确地说,是粗糙的;脾性也不像,父亲谈谐、幽默,我则木讷、
无趣。
②父亲有顶礼帽,深灰色的,冠高而圆,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。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,其
余日子,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,纸盒搁在竹上。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,可我的脑瓜太小,往
头上一套,禁不住想起成语“沐猴而冠”。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,那顶礼帽或
许在竹棚上窃笑。是的,它属于魁梧、伟岸的父亲。
③夏日晚间,一帮小孩捉迷藏,玩得兴起,夜深了也不归宿。这时,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。
找着了,还赖着,不肯回,大人出手就打:“让你疯!让你疯!”父亲也会出来找我,他号准
我的脉,料定我会往那儿躲,一下子就找个正着。见了面,老远扬起右手,作狠抽狠揍状。我
晓得,那是唱戏的胡子一假生气,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,吓唬而已。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,
也没有打过弟弟。四弟生性顽皮,走路总是乱跑乱撞,一不小心,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
就是把来上的酱油瓶碰翻了…然而父亲对四弟的“劣行”没有呵斥,只是温和劝诫。他有一
句挂在嘴边的话:“牛大自耕田。”因此,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,重在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。
果然,四弟上学后,各方面表现皆优。
④父亲在家里,从来不发脾气:对外人,更是笑颜相对,真减相待。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
得很重的,“行要好伴,住要好邻”“恼个邻居瞎只眼”是他的口头禅。因此,远近邻居都非
常敬重父亲。
⑤为人处世,父亲常讲,宰相肚里能撑船,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。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,
特别强调,是祖上传下来的。
⑥这个故事叫“秦穆饮盗马”。秦穆公丢了几匹马,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。官员回报:
“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,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,国君您看如何处
治!”秦穆公说:“别,别,哪儿能因为几匹马,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?我听说马肉不
是寻常食物,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,否则会伤肠胃。赶紧给每人都喝,点儿酒吧,然后放他们回
家。”三年后,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。秦穆公被图,身负重伤。节骨眼上,那三百个农夫赶了
来,舍命将秦穆公救出。
⑦这个故事,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,原来这是“家学”。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。竹
棚上,在礼帽盒的旁边,还搁着一根扁担。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,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
事。父亲说,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。祖父用过,父亲接过。
⑧父亲还说,自己去上海打工,在码头上装货卸货,用的也是它。船与码头之间,搭着一
尺宽的跳板,挑着担子走在上面,没经验的,腿会发抖,一不小心,就会栽下河。经验从哪里
来?练呀。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,连在一起,权当跳板。徒手走,挑着担子走:闭了眼睛走
练腿劲,练胆量。
⑨后来,我去北京念大学,因事陷入困境,我写信给父亲,说不想念书了,干脆回家种田。
父亲回信:“人都有七灾八难,捆起来经住打,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,挺一挺就过去了。大丈
夫要能伸能屈,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,天无绝人之路。”
⑩“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”,这句话给了我力量。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、逆境,也都
是凭了这种信念,咬牙度过。
①晚岁揽镜,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,而且是愈老愈挂相,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?
这是因为,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,以我之稚嫩,去比照岁月的沧桑,当
然是合不上辙的。如今我已迈入耄董,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,总归是基因相承,血浓于水,繁
华落尽,露了本色
②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,父亲在那头,我在这头。
(节选自《光明日报》,有删改)
[注]①沐猴而冠:沐猴(猕猴)戴相子,装成人的样子。比喻表面上装粉得像个人物,而实际并不像。
19.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。文章写了父亲对“我”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?请简要概括。(5分)
20.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文章第①段写父亲五官的线条是“外柔而内刚”,联系全文可以体会到,这也是父亲
为人处世的特点。
B.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“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”,运用拟人,写出了礼帽像父
亲一样对我嘲笑。
C.文章开头写“我不像父亲”,第①段又写“我逐渐像父亲”,不仅首尾呼应,构思巧妙,
而且意味深长。
D.本文善用俗语,例如,“牛大自耕田”“行要好伴,住要好邻”等,使文章读起来通俗
易懂,耐人寻味
21.文章第⑥段用较大篇幅写了“秦穆饮盗马”的故事,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?(3分)
22.请任选一个角度,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。(3分)
徒手走,挑着担子走,闭了眼睛走,练腿劲,练胆量。
23.文章结尾的句子含义丰富,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。(4分)
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,父亲在那头,我在这头。
答案:
19.示例:(1)建立健全产品追溯制或追责制,明确责任:
(2)培育大国工匠精神,培养优秀技术工人。
评分意见:本题4分。
(二)(共21分)
20.
示例:第②段描写了我第一天上学的愉悦以及父亲劳作的艰辛,用板凳引出后文的桌子,
为下文写父亲对我学习态度的反复变化做铺垫。
评分意见:本题4分。
21.(1)示例:破碎,句中指爹的话对我心灵冲击之大,生动地写出我对不能继续读书的担忧。
(2)示例:倒装句,将“暖暖的”后置,突出了春风的温暖和煦,烘托了我看到新桌子
时的喜悦心情。
评分意见:本题6分。
22.
示例:爹听到我的话,看似没有反应,实则内心有波动。运用拟人,将汗珠子人格化,形
象地写出此时爹内心选择的艰难,表现了爹沉默的性格和父爱的深沉。
评分意见:本题5分。
23.
示例:桌子是我人生的见证,我最终从乡村走进大城市,是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;桌子见
证了父亲对我读书态度的转变,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;桌子见证了村里
人对教育态度的转变,众多的孩子回归读书,他们的人生将因知识而改变。
评分意见:本题6分。
样本阅读结束,阅读全文或打印请下载
- 编号:42
- 发布时间:
- 分类:八年级阅读
- 小北
- 上一篇:《红星照耀中国》八年级阅读知识清单
下一篇:没有了